黑熊、金錢豹、巖羊(鬣羚)、毛冠鹿、飛狐、脆蛇、紅腹錦雞、毛腿漁鸮、東方白鸛、鉗嘴鸛、白鷴……近年來,隨著生態的不斷好轉,在古藺縣黃荊老林山區、桂花虎頭山、箭竹大黑洞附近、白泥菜板村等地,很多一度銷聲匿跡的動
物頻繁出現,種群、數量也不斷壯大。
然而,新煩惱也隨之產生:野生動物常常到村民地里覓食,造成農作物被毀,給村民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損失。由于經費缺乏,野生動物救助工作也成為當地林業部門面臨的難題。如何緩解野生動物帶來的“煩惱”,成了相關部門應盡快解決的問題。
“熊大、熊二”出沒
幾十桶蜜蜂被毀
楊文強是古藺縣黃荊鎮黃荊村的村主任,也是一名蜂農。由于黃荊老林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在山上放養了50多箱蜜蜂。8月3日,他像往常一樣進山檢查蜂桶,發現放置在山林里的幾十桶蜜蜂又有幾桶被掀翻在地。蜂箱被打開,木板、蜂巢、遮蓋物被掀得七零八落,蜂蜜已不見蹤影。
破爛的蜂箱周圍,地上雜草被動物碾平,泥地上隱約能看到一些大型動物的腳印。
“雖然沒有親眼目睹,但不用說都曉得是黑熊偷吃了蜂蜜?!睏钗膹娬f,近年來,黃荊老林多次出現黑熊的身影,而這家伙就有偷吃蜂蜜的習慣?!霸缧┠?,從來沒發生過這種事情,但近段時間,山上蜂箱多次遭遇襲擊,蜂箱被拖到幾十米外,里面的蜂蜜已被掏出來吃了個精光?!?/span>
不僅楊文強家,黃荊老林林區附近的八節洞村、原林村、龍爪村多戶蜂農也反映,十多箱蜜蜂被偷吃。黑熊偷蜂蜜并不是空穴來風,除了村民們的懷疑,還有人親眼所見。黃荊村護林員羅茂開告訴記者,7月中旬,他在楊文強放置蜂箱的山上巡查時,就無意間發現有黑熊在偷吃蜂蜜。當他走近時,生性機警的黑熊迅速跑進樹林,眨眼功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地上只留下被掀翻的蜂箱和無家可歸的蜜蜂在嗡嗡飛舞,木箱子上能看到明顯的黑熊爪子印。
“熊出沒”的消息傳開后,蜂農們都提高了警惕,大多數人家已經把蜜蜂轉移到了離家近的地方,還加強了預防工作?!懊刻焱砩喜欢〞r打著電筒去看看,黑熊看到光、聽到響聲就不會來了?!睏钗膹姳硎?,盡管這些舉措都不是解決問題根本辦法,但為了減少損失也暫時只能這樣。黃荊鎮自然資源站負責人顏宇說,由于村民們相繼從山上搬遷下來,黃荊老林生態環境變好,現在,野生動物越來越多了,這也屬于正?,F象,但對于林區大面積擺放的蜂箱,安全防護確實是個難題。
“大師兄、二師兄”下山
玉米地慘遭“掃蕩”
除了“熊出沒”偷蜂蜜,近段時間,黃荊鎮靠近林區的幾個村子還屢屢發生野豬、猴群偷玉米事件。8月5日一大早,黃荊村9社村民鄭平發現,在離家大約一里地的承包地里,剛到灌漿期的玉米被成片放倒在地。玉米棒子大多被啃光,即使還沒有被啃的,玉米桿也已被折斷,地上到處是野豬的足跡。據鄭平介紹,野豬平時都是在大山里活動,到莊稼即將成熟這段時間,便開始出來啃食即將成熟的玉米?!耙话闶窃谕砩?,大野豬帶著小野豬成群結隊鉆進玉米地里偷吃”。
“去年野豬毀了我家1畝多地的玉米,今年眼看玉米就要成熟了,僅一晚上的時間,近3畝地的玉米又被糟蹋得不成樣子?!编嵠秸f,山里野豬頻繁進村,多數村民的莊稼已深受其害,但因野豬是國家保護動物不能捕殺,因此,大家也琢磨出各種土辦法驅趕。
“在地里扎草人、點蠟燭,熏衣物,放鞭炮敲鑼,可是這些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鄭平稱,也有膽大的村民晚上到玉米地里看守,但人在野豬不來,人走野豬就來,“它也會和我們捉迷藏,搞游擊戰”。
楊文強告訴記者,自從國家推行退耕還林政策以后,黃荊老林林區植被恢復較快。黃荊鎮幾乎每個村子都已發現有野豬、猴群出沒。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黃荊村已有好幾戶人家的玉米地都被野豬糟蹋過,眼看著即將收獲的玉米變成這樣,村民的心里很不好受。針對村民們放鞭炮趕豬、猴群的做法,羅茂開認為不太妥當,這不僅可能會造成野豬受傷,更容易引起林區火患。他認為,如野豬數量過多泛濫成災,造成莊稼大面積毀壞,已經嚴重危害到農民的生產、生活的時候,可向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反映,看有什么更好的解決方法。
“組團偷魚”
魚塘主“招架不住了”
除了黑熊、野豬,錦雞、漁梟、鷺鳥等珍稀鳥類的出現,也給林區生活的村民們帶來了一些困擾。鄭楚華是黃荊村7社村民,幾年前,因為種莊稼老是被野豬、山雀破壞,他索性把大部分承包地改種了大竹筍。沒想到,現在到了竹筍出土季節,又吸引了猴群、豪豬的光顧?!吧嚼镉谐扇旱墨J猴出入,它們不但要偷吃地里的玉米,春季的大竹筍也不放過。
我家今年的大竹筍就遭到了猴群、豪豬和野豬的破壞,至少損失上千元?!背损B蜂,楊文強在村里還建了個池塘養活水魚。隨著魚塘投產,也遇到了不少麻煩?!懊葷O鸮和鷺鳥的出現,對池塘里的魚兒造成了不小的威脅。尤其是夏天氣候炎熱,水里的魚兒大多會浮出水面。盤旋在天上的漁鸮或者守候在岸邊的鷺鳥總會瞅準時機下手,露出水面的魚兒就難逃厄運?!?/span>
楊文強說,過去這些鳥來吃魚,他都不當回事,因為那時鳥群的數量并不大??墒?,近年來,來魚塘偷魚吃的鳥越來越多了。而且這些野鳥嗅覺特別靈敏,只要有魚游出水面,它們就能發現,而且一抓一個準兒“,我都快招架不住了”。
楊文強還是一名野生動物保護的志愿者,他知道鷺鳥、漁鸮等野鳥中,有些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他不僅不能傷害這些野生動物和鳥類,見到有受困或者受傷的動物時,還會主動參與救助。但他也有一肚子“苦水”:“我保護野生動物,可是誰保護我的蜜蜂、魚塘呢?
四川未有具體補償政策
呼吁: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野生動物種群增加,不只是給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困擾,而且野生動物救助工作也成為當地林業部門面臨的難題。過去幾年里,黃荊鎮自然資源站以及古藺野生動物保護志愿者對野生動物的救助事件時有發生?!爸灰拥饺罕姷那笾娫?,我們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置?!秉S荊鎮自然資源站負責人顏宇說,這些年來,他都記不清楚自己救助了多少野生動物,如巖羊、獐子、貓頭鷹、娃娃魚……
“對野生動物的救助本來是我們林業管理人員的職責,但是由于缺乏相關經費支持,這項工作開展起來確實有些勉為其難?!鳖佊钫f,前段時間,有村民反映黃荊老林景區有只“貓頭鷹”受傷,自然資源站工作人員就立即趕到現場,并把受傷的鳥兒帶回站上治療。
“那是一只翅膀受傷的毛腿漁鸮,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通過精心救治,幾天后鳥兒身體逐漸恢復,治療費用花去500多元?!鳖佊钣行o奈地說,由于縣局和鄉鎮都沒有野生動物救助的專項經費,最后還是站上工作人員自愿捐助,而這樣的事情,每年都會發生好多起,“救助費用平均每年都在2000元以上”。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有關條文規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的農作物或者其他損失,應當由地方政府補償。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許多地方并未規定補償標準,同時也沒有資金來源,補償政策落實起來并不容易。有林業專家認為,既然國家提出了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就應將野生動物造成的損害納入生態補償機制內容,兼顧保護野生動物和農民利益的平衡。
僅僅在黃荊村,每年都有多起農民關于野生動物損害家禽和農作物及傷人事件的反映,村民也希望政府給予適當補償。但在目前,四川省還沒有出臺相關的具體補償政策,地方政府財力也有限,農民的經濟損失、野生動物救助資金等也暫時還得不到補償。而在顏宇看來,對野生動物的救助也可以借鑒國內外一些地方做法,成立民間救助機構,呼吁社會各界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和救助中來。(來源:川江都市報 記者 曾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