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來了!水來了!”
5月9日,伴隨著嘩嘩流水聲,瀘州市瀘縣太伏鎮林橋村的田間地頭里一片歡騰。秧田里,幾位村民卷起褲管正在“飛速”插秧,田埂旁一根粗大的水管正將汩汩清水送進稻田,持續為秧苗“解渴”。
近日,在瀘州市龍馬潭區胡市鎮高標準農田項目現場,春灌開啟后,稻田里蓄滿了春水,農戶趁著天氣晴好在田間插秧。
當前,隨著全省大春作物栽插由南到北陸續鋪開,農業用水進入高峰期。氣象部門預測,6-8月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均值偏高0.5-1℃。面對偏高氣溫,今年瀘州春灌用水形勢如何?如何保障春耕春灌順利開展?
排隱患
趕在用水高峰期前開展水毀工程修復
放水、擺放秧苗、插秧……5月9日,瀘縣太伏鎮林橋村的水田里,一片忙碌。鎮水利站的工作人員來到田間地頭,與插秧的村民拉起了“家?!?,回訪響水河石河堰加固后的春耕用水及秧苗栽種情況。
4月30日,在瀘州市龍馬潭區胡市鎮黃桷村,當地正在舉行水稻“開秧門”儀式,來自該鎮7個村(社區)的十多位插秧高手在進行手工插秧技藝比拼
“去年響水河石河堰坎垮了,大家都擔心今年咋用水,前段時間水利部門運來挖掘機,趕在用水高峰期到來前又把水攔起來了?!睘o縣太伏鎮林橋村五社村民張國華直起腰擦了擦汗高興地說,有了這些水今年的豐收就有希望了。
據村民介紹,響水河石河堰修建于1965年,其蓄水幾十年來一直是太伏鎮林橋村、大山村1200余人的灌溉水源。去年7月的一場大雨,沖毀了該堰塘的石頭堡坎,影響了蓄水功能。
“我們鎮水利站跟縣上反映,籌措了一定的資金,用了幾天時間,采用修筑泥巴堡坎的方式進行應急處理?!睘o縣太伏鎮聯村工作組成員高大文說,現在林橋村1000多畝土地的生產用水能夠得到保障,群眾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