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記者從合江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歷經兩年時間,分兩期建設的合江金龍湖竹林風景線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高速收費站迎賓景觀節點(竹詩詞文化長廊)
金龍湖竹林大道起于蓉遵高速法王寺出口,止于金龍湖景區,途經法王寺、車輞、鳳鳴3個鎮,全長23公里,建成瀝青路面寬6.5米、雙向兩車道,是目前瀘州境內首條集觀光游玩、休閑體驗、產業發展于一體的最美竹林風景線。
竹林大道沿途竹海碧波、飛瀑流泉、丹霞地貌融為一體,隨處可見的竹文化、古道文化、石工文化交融生輝。風景線串聯起6萬畝筍用、筍材兩用、漿用高效竹林,1萬畝“竹藥”“竹菌”生態種植基地蓬勃發展。
金龍湖竹林大道項目于2019年9月啟動,于2020年9月被認定為四川省竹林大道;2021年初,金龍湖竹林大道升級改造工程啟動,目前已全面完工。
升級改造后的竹林大道從入口開始,建成高速收費站迎賓景觀節點(竹詩詞文化長廊)、竹林風景線入口節點(薄刀嶺礫石群)、三生石、雙龍灘瀑布、攬竹臺、龍吟谷、星空島等7個景觀節點。沿線同步建設步游道、觀景臺、游客休息點、公共廁所、停車場、購物鋪和垃圾分類收集等配套設施。竹林風景線沿途種植竹類20余種,設置有竹文化長廊和2個體驗基地。
為方便游客觀賞、體驗,風景線沿途還建有4處全竹打造的亭臺樓閣;多處鋪設重組竹型材觀景平臺;建成旅游、觀光棧道近3000米。此外,23公里竹林風景線還串連起合江縣1個現代竹產業園區、2個現代竹產業基地、2個竹林小鎮和2個竹林景區。
合江金龍湖竹林大道融合了合江縣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顯山露水,返璞歸真。在保護自然、生態的縣域風景生態通廊基礎上,凸顯出竹林的秀美和竹業的興旺,是高質量的生態風景線。
川江都市報記者 曾剛 攝影報道
延伸閱讀>>最美竹林風景線沿途景觀提前看
高速收費站迎賓景觀節點(竹詩詞文化長廊)
作為進入法王寺鎮的第一印象,迎賓景觀右側以竹林元素結合合江特色打造節點空間,左側道路添植灌型竹木豐富道路行道綠化空間,左側廣場空間增設地標竹建筑,營造大氣簡潔的特色迎賓景觀。
高速收費站迎賓景觀節點還新建了竹詩詞文化長廊,以流線型道路貫穿節點,取意赤水河潺潺流淌在合江的大地上;在中央位置的休息點鋪裝竹板,設置旱溪、綠島,種植荔枝;詩詞墻與廊架以竹簡為載體,線刻竹詩詞形成特色景觀;川南民居剪影與雕塑組合墻體形成獨特的竹林景觀。
竹林風景線入口節點(薄刀嶺礫石群)
設計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依山就勢保留留白空間,設計自然水體濕地,增設竹棧道、平臺及休憩亭,給人提供駐足停留、親近自然的空間,打造可親、可達的竹林風景線。利用山高險峻、巒如鋸齒的薄刀嶺,打造礫石群觀賞點。
據考證,礫石群產生于中生代白堊紀,屬紅色碎屑巖區典型構造形跡景觀,是四川盆地周緣古地理、古氣候的重要地質遺跡,極具科普和研學價值。礫石多呈灰褐和暗褐色、尖刀狀,棱角分明,質重堅硬,石中雜有小生物化石,部分表面形成龜裂或泥裂。
三生石
原為石板灘,擬命名為“三生石”,既是傳說中合江符陽龍鳳愛情緣起之處,又寄托著人們對愛情最美好的向往。
雙龍潭景點
此處有兩股飛瀑,湍流直下,蓄成深潭,潭水相接,猶如雙龍嬉戲,故稱“雙龍潭”。雙龍潭瀑布景點負氧離子含量高,周邊種植紫竹、龜甲竹等竹類21種,也是個小型竹類科普園。
佛光巖(攬竹臺)
佛光巖擬命名為“攬”竹臺,諧音“覽”,取一覽眾山小之意。佛光巖所在山谷內常年云縈霧繞、翠竹蒼郁。附近的竹產業及竹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既保綠水青山,又造金山銀山,是合江縣踐行“兩山”理念的縮影。
忘憂谷(龍吟谷)
忘憂谷擬命名為龍吟谷。深谷形狀似鬼斧神工劈出的奇巖、絕壁。峽谷遍植石斛、寬窄不一。谷內奇花異草遍布,谷形如蜿蜒臥龍。相傳是符陽守護金龍憩眠而成。谷內四季流動著一股溪水,聲音如同金龍低吟,故名龍吟谷。
云棲竹境(規劃中)
將結合金龍湖森林康養基地、民宿區建設打造。